一日之计在于晨,一年之计在于春。春节期间得到充分休息的党员干部当祛除“懒”气,提起精神上班,扑下身子干事。然而,还有一些人依旧沉浸在节日气氛里,认为不过正月十五不算过完年,有的人“身在单位心不在”,上班无精打采;有的搞起了人情暗战,吃吃喝喝,玩玩乐乐;有的甚至将工作地变成了娱乐场,上班不是打牌就是聊天,工作完全不在状态。这种“上班没动力,干啥没精神”的“节后综合征”实则是“庸懒散”不良风气在作祟,根本原因在于党员干部责任心缺失、群众观念不强。
目前,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,尤其需要党员干部发挥担当精神。在其位不谋其事,这样的懒症之害不亚于贪污腐败。党员干部如果脑子里不装事、心里不谋事、虽然不犯事但也不顶事,这样的干部又如何服务百姓?
干部的价值在于谋事创业。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和“反四风”持续发力,懒,将会越来越没市场;混,将会越来越有难度。“不尽责就问责,不作为就挪位”也将成为必然,成为常态。
凡事勤于始,精于始,才能成于终。治“节后综合征”、祛除“懒气”,需要党员干部严格要求自己,切实扛起肩头责任,将精力和时间多花在工作上。其间,领导干部要带好头,既要自觉抵制“节日病”,还要对存有这种心理的干部及时批评教育,绝不能睁只眼闭只眼,听之任之。监管部门也要加大监督力度,对党员干部存在的“庸懒散”行为,严肃查处,绝不姑息。
温馨服务,患者认可